湖南沅陵:
生态修复绘就绿色画卷
黄海生 周永强
在湘西沅水之畔,有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沅陵县。这里溪河纵横,森林茂密,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生态魅力。然而,曾经的沅陵县也面临着石漠化的严峻挑战,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如今,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举措,沅陵县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及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修复保护:地域特色对接生态挑战
沅陵全县总面积 5852 平方公里,辖 21 个乡镇、2 个便民服务中心,369 个村、35 个社区,67 万人口在此安居乐业。
这里地形复杂,境内土壤类型多以紫色砂(页)岩、泥质岩(及其变质岩)、石灰岩、硅质岩、第四纪网纹红土母质及溪河冲积物为主。丰富的土壤类型孕育了广袤的林地,全县林地面积 695万亩(其中岩溶区总面积 327 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79%。有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 223 万亩,天然林 241 万亩,分别占林地面积的 30%和34.7%。森林覆盖率 76.19%,活立木总蓄积量 0.25 亿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和蓄积量均居全省第一。
辖有 3 个国有林场,更拥有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沅陵国家森林公园及五溪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全省唯一拥有三个国字号品牌的林业大县。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沅陵县部分地区面临着石漠化的威胁。石漠化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还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
举措创新:多管齐下推进项目建设
创新作业设计,精准规划治理区域。沅陵县在传统作业设计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坚持农户申请、乡村审核、从下而上的原则进行呈报后,利用先进技术对申请区域进行全面评估,精准确定治理的重点区域和最佳方案。再聘请第三方逐块开展外业调查,编制作业规划。明确封山育林单块面积不低于 300 亩,连片面积不低于 3000 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单块面积不低于 200 亩,连片面积不低于 2000 亩;人工种草和草原改良单块面积不低于 150 亩,相对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 500 亩。统筹推进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按照规划设计,重点规划杭瑞高速公路、319 国道等省级生态廊道,沅水流域的水系生态廊道的石漠化区域治理。通过创新作业设计,确保了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把控质量进度。 一是严格项目“四制”。严格按照《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要求做好项目管理。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及竣工验收等制度。依据批准的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对项目的建设质量及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责。坚持设计、监理、验收第三方制度,确保工程实施的客观性。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县委、县政府下发《沅陵县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知,明确项目建设范围、项目建设任务、项目招投标原则和程序、步骤及项目的保障措施。创新推出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坚持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成效水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技术指导,坚持依法、科学、安全、文明和廉洁施工。一是创新生态造林方式。将生态优先理念置于压倒性位置,充分保护原生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珍稀植物等,禁止全面清林、全垦整地和炼山,尤其是石漠化、紫色页岩地区等困难立地造林,要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和减少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在石漠化地区,采用新型的保水保肥技术,如高分子保水剂、生物炭等,提高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含量,促进植被生长。同时,探索立体种植模式,在不同层次种植不同的树种和草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二是实行精准造林。对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国土“三调”数据库和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成果,确保项目计划任务和落地实施后均可实现上图入库。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精准评估,确定适宜造林的区域和树种,提高造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遵循适地适绿。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造树,选择不同的树种草种,优先使用优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长稳定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四是严控造林密度。原则上每亩不超过 60 株(包括保留造林地上有培育前途的幼树幼苗),其中优质乡土树种原则上每亩不超过 20 株。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开展林下补植时,每亩补植株数不超过 20 株。
强化项目推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将项目纳入全县民生可感行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在线监测,按月通报项目进度。成立由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任组长,分管林业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外围环境维护、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资金管理和项目监督管理4个专班。县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项目协调、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规划、项目审批、综合协调;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和筹措,全力加快项目实施开展,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此外,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成效显著:生态修复带来多重效益
近年来,沅陵县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建设项目。2022 -2023年总投资 8489 万元实施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工程,其中人工造林 11000 亩,封山育林 161000 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90439 亩,人工种草 3500 亩。重点修复沅江流域、杭瑞高速、319 国道沿线石漠化治理单元、国有林场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单元共 4 个治理单元,涉及 10 个乡镇、2 个国有林场 115 个村。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291844亩。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人工种草,林草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石漠化地区植被结构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沅水流域的水系生态廊道更加美丽,杭瑞高速公路、319 国道等省级生态廊道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森林质量大幅提高。石漠化项目的实施,显著增加了林草植被的覆盖面积,提高了森林多样性。使区域森林结构更趋合理,森林群落稳定性和森林生态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逐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森林成材率、用材率、出材率显著提高。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生产基地迅速发展。沅陵县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结合,营造黄柏药材林,栽植油茶、黄桃、板栗等经济林,每年每户增加收入 1500 余元。实现了治理一方水土,遏制一方石漠化,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目的。
社会群众反响良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惠民工程,政府资金投入减轻了造林大户或林农自行实施精准提升的投入成本,且不改变林木权属。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期间,充分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全县累计 3.5 万林农直接参与石漠化项目施工,857 户大户林农直接受益于石漠化治理,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区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加了林农收入。
经验启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共赢之路
沅陵县一场生态保护和修复及石漠化治理的攻坚战,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更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领导重视是关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组织协调,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科学规划是基础。搞好作业设计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开端。沅陵县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无论是土壤类型多样的山区,还是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都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项目建设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一个治理区域都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严格管理是保障。强化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四制”,为生态建设筑牢了坚实的制度防线。从项目法人责任的明确,到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的严格把控,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加强政策保障,为生态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坚持技术要求,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多方参与是动力。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沅陵县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不仅增加了林农收入,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创新驱动是活力。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征程中,沅陵县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为生态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作业设计,提高了规划的精准性;采用新型保水保肥技术和立体种植模式,提升了生态修复的成效。创新驱动让沅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开创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沅陵县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及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启示,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中,沅陵县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