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年轻干部破解“本领恐慌”的三把钥匙

面…


对时代变革的浪潮,许多年轻干部陷入“能力不足”的焦虑与“群众期待”的落差交织叠加的“本领恐慌”。破解困局,关键在于用好三把“钥匙”——“学”的钻劲、“干”的韧劲、“闯”的巧劲。

以“学不透彻不放手”的钻劲,将知识盲点变成业务亮点。现实中年轻干部常常因工作陷入本领恐慌,文件政策吃不透、群众沟通不会聊、调解纠纷没方法。破解之道,需以“问题倒逼学习”的实战思维,坚持划清政策红线、系紧情感纽带,带着案例学政策;拜老党员为师,记录调解“金句”、谈话技巧;每周用“三问”检验学习成效:群众诉求回应快了吗?文件政策用会了吗?棘手问题敢接了吗?在“学中干、干中悟”,让每个知识盲点的突破成为扎根基层的硬底气。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将畏难情绪磨成担当筋骨。基层一线是年轻干部最好的“练兵场”。怕犯错、求安稳,只会让“恐慌”发酵唯有在实干中“摸爬滚打”,方能练就“不慌”的底气。这就需要我们到矛盾窝里“自找苦吃”,用“容错试错”打破“心理枷锁”只要方向对,失误也是成长的“垫脚石”把“复盘”刻入工作习惯建立“错题本”,定期反思“今日工作优化空间有哪些”“工作推进卡在哪一环”,让经验从“经历”升华为“能力”。  

以“庖丁解牛”巧劲,将路径依赖变成治理新径。破解本领恐慌,不能止于“补课”,更需“换脑”。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呼唤“破局智慧”和“跨界思维”。要破除"依葫芦画瓢"的惯性思维,需以"刀刃若新发于硎"的锐气突破经验茧房,在田间地头提炼"土方子",在街头巷尾捕捉"活案例",向技术借力让治理事半功倍向跨界借智,发动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向群众借势,共治共享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年轻干部的“本领恐慌”,既是成长阵痛,更是蜕变的契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显功”,更要练“潜功”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把基层作为终身课堂,把创新作为终身追求。    

(二都镇   付雲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xww.cn/post/6581.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