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壮锦新织梦”:怀初心探寻养发奥秘,以科技助文旅和鸣

为更好推进非遗壮锦的创新传承,促进传统技艺活化利用与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洞见广西非遗壮锦的困境与机遇,助力广西非遗壮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繁荣发展,焕发其传统魅力…

为更好推进非遗壮锦的创新传承,促进传统技艺活化利用与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洞见广西非遗壮锦的困境与机遇,助力广西非遗壮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繁荣发展,焕发其传统魅力,2025年1月13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怀揣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齐集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黄洛红瑶寨景区中国长发科技馆。团队立足于文旅融合的大背景,深入探寻科技助力“长发文化”传承的路径,旨在借鉴科技新经验,为壮锦传承注入活力。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在中国长发科技馆前合影

走入中国长发科技馆,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传统+科技”的强大力量。在科技馆一楼,讲解员热情地介绍着这个以“养发奥秘”为主题,传承长发文化和科学养发的科普展馆,展馆是在桂林市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背景下建设的,其建设目的在于:保护与传承红瑶文化资产、打响“魅力红瑶文化”的地方名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而最突出的宣传手段就在于展馆融合了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打造民族品牌养发系列产品。讲解员的介绍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激发了他们对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介绍中国长发科技馆

随后,团队成员自行参观展馆,详细调研了展馆空间布置、产品外包装设计等内容。中国长发科技馆共五层,一楼以中国长发文化为展示主题,展示墙面上主要是长发文化、发型等内容的介绍。立体还原的“瑶嫁文化&发型发饰展示厅”“龙脊梯田及瑶族文化小剧场”等则为参观者提供了了解瑶族文化的渠道。二、三楼为科研解密展馆,展示了非遗传承——长发村传统淘米水制作流程等养发内容,介绍了“被雪藏的中国民族品牌”。为促进品牌从“生产、销售、研发到展示”的全链条无缝衔接,四、五楼被打造成为直播基地与VIP专属休息室,通过提供沉浸式的旅游参观体验,结合电商平台的便捷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力,向世界生动展现中国养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图为非遗传承——长发村传统淘米水制作流程展示场地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收获满满。中国长发科技馆对长发村寨历史布置的空间呈现让团队成员身临其境,学习到了科技布展的独特技巧。同时,团队成员对养发系列产品包装进行了详细研究,发掘民族文化不够突出、本土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为后续团队线下宣讲、传承壮锦文化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展望未来,团队将满怀憧憬与期待,致力于踏出属于广西的、融合创新与传统、科技与人文的“壮锦新路”。

图为讲解员介绍养发系列产品

                                                                                                                        (文 肖婷尹 滕欣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xww.cn/post/6491.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