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

十七年身体力行 投身杭州志愿服务

记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 沈廷冲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无数人微光成炬;用脚步丈量需求,用真心传递温暖,让善意永续生长。人物档案:沈廷冲,19…


记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 沈廷冲

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无数人微光成炬;用脚步丈量需求,用真心传递温暖,让善意永续生长。

人物档案:

沈廷冲,1983年9月5日生于江苏滨海,新杭州人。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他深耕公益十七年,个人志愿服务时长7946小时,累计无偿献血17700毫升,8年联合热心人士和热心企业资助720名湖北、贵州、安徽、江苏困境学生,2020年参加江西鄱阳、庐江抗洪救灾,2025年作为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队员出征缅甸救援,以赤子之心践行“用行动传递温暖”的初心,成为杭州公益领域的领军人物。沈廷冲目前身兼数职,浙江省红十字会理事、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浙江省生命之舟志愿服务队常务副队长、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官仓村名誉主任、入选首批浙江省志愿服务专家人才库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人、全国“孤星计划”助学项目发起人、杭州“最美人墙”文明交通发起人等。


灾难中的逆行者:以身躯筑牢生命防线

2020年7月,江西鄱阳、安徽枞阳、庐江遭遇百年一遇洪灾。沈廷冲作为红十字狼群救援队员,星夜驰援,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连续奋战96小时。在庐江县石大圩,他和队员们发现3名八旬老人被困阁楼,不顾水流湍急,背着老人蹚过满是碎石的洪流,膝盖被划得鲜血淋漓仍咬牙往返,直至安全转移200余名群众。救援结束时,他的救生衣已被血水浸透,伤口与衣物粘连,却笑着说:“群众安全了,我们的付出就值得。”

2025年3月,他作为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队员,出征缅甸救援,奋战8天7夜,开展生命搜救、医疗救护、赈济救助等工作,平均每天救援时间超过15小时。除了一线救援工作,作为队伍中的宣传员,沈廷冲用镜头定格了无数动人瞬间:废墟之上,队员们头戴防护装备,汗水浸透红衣,仍专注排查生命迹象;物资装卸点前,即便中暑不适,大家仍默契协作,确保救灾物资高效转运;安置区里,高温下搭建帐篷的身影,被烈日拉得很长……这些画面,不仅是救援纪实,更折射出红十字精神的光芒——无论环境多严酷,守护生命的初心从未动摇。

“最美人墙”的筑梦者:让城市文明触手可及

2015年,沈廷冲在杭州最繁忙的延安路平海路口发起“最美人墙”手拉手文明交通项目。从最初8人组成的志愿小队,到如今7810人的专业团队,他带领志愿者用“手拉手人墙”为行人阻隔车流,累计开展服务超528场,参与志愿者31.7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72.3万小时。他坚持每个节假日亲自驻守路口,曾为视障老人充当“人肉导航”,牵着对方的手一步步数着斑马线通过,这一幕被游客记录后获央视点赞:“人墙守护的不仅是交通,更是城市的温度。”


“最美人墙”十年坚守换得显著成效:平海路与延安路路口拥堵指数下降10%-15%,行人通行时间缩短10秒,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杭州文明金名片”。2024年“五一”,他创新推出“多语种人墙”,组织精通8国语言的志愿者为国际游客提供引导服务,让文明风尚随西湖水一同流淌。

“孤星计划”的引路人:为困境儿童点亮希望

2018年10月,沈廷冲发起“孤星计划—为幸福童年护航”爱心助学项目。他带领志愿者深入贵州省晴隆县、湖北省鹤峰县、安徽省蚌埠市等偏远地区,徒步家访300余次,为720名家庭困难学生建立“一人一档案”,联合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筹集助学金200万元,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受助学生小林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后,主动加入晴雨公益:“沈叔叔第一次来我家时,蹲下来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在湖北鹤峰,他曾目睹12岁女孩在漏雨的土坯房里借路灯写作业,此后便将“让每个孩子都有书桌”作为执念,不仅解决孩子的生活费用问题,更策划“城乡研学”活动,让山区儿童走进杭州校园,让城市孩子感受乡村生活,架起梦想互通的桥梁。

生命的守护者:用热血与信念传递大爱

自2007年首次献血起,沈廷冲16年累计献血17700毫升,相当于4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2010年,他签署人体器官捐献协议;2016年,加入中华骨髓库,走遍杭州20余所高校、社区,开展721场生命教育讲座,带动超3000名市民登记器官捐献、800余人加入骨髓库。他常说:“每一次宣传,都是为生命续航的希望。”

日常中,他推动“急救普及进社区”项目,培训2000名急救员,让“黄金四分钟”急救知识惠及10万家庭。2022年,一位老人在菜市场突发心梗,他立即跪地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救护车赶到,救回老人生命。面对感谢,他说:“这是每个志愿者的本能。”

公益道路的深耕者:从8人小队到万人公益矩阵

2015年,沈廷冲发起晴雨公益志愿服务队;2018年,正式注册成立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他将团队从最初的器官捐献宣传,拓展到文明交通、教育扶贫、应急救援、社区治理等12个公益领域,打造“公益+”模式:联合“篮小燕”非遗工作室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发起“暖心菜篮儿”为孤寡老人送菜1.2万份,开展“杭车助医 情暖夕阳”私家车助老服务,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就医的难题,设计“童心绘分类”,培养儿童环保意识……截至目前,团队已从8人发展至7812人,累计开展活动721场次,成为杭州4A级社会组织标杆。

 他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720份受助学生档案,每份档案里都夹着孩子的书信和成绩单;手机里存着2000余位志愿者的联系方式,能随口叫出许多人的名字。央视、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报道其事迹,称他为“西湖边的公益灯塔”。


荣誉与初心:以担当诠释公益使命

沈廷冲先后荣获全国红十字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第二届长三角“慈善之星”、杭州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G20杭州峰会浙江省先进个人等30余项荣誉,当选浙江省首批志愿服务管理组织人才专家库成员、新时代优秀来杭创业创新优秀青年杭州市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但他始终认为,最珍贵的荣誉是受助者的笑脸——山区孩子寄来的手绘卡片、老人握住他的那双温暖的手、志愿者们坚定的身影,都是他坚守的动力。

“公益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接力。”从黄海之滨到西子湖畔,沈廷冲用十七年光阴,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文明,让“善意”成为可触摸的现实。他是洪水中的逆行者、人墙中的守护者、孤星的点亮者,更是千万志愿者的同行者,用行动证明:当热爱与坚持相遇,平凡的人也能成为照亮世界的光。

结语

沈廷冲十七年深耕公益,从个人热血付出到凝聚万人公益矩阵,在救灾、文明引导、助学、生命守护等领域发光发热。他以行动诠释 “公益是众人接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文明,用热爱与坚持,让善意如星火燎原,成为照亮他人、温暖社会的 “公益灯塔”,也为新时代奋斗者写下生动注脚——平凡因坚守与担当,可成照亮世界的光 。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xww.cn/post/6745.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