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詹智辉)近年来,乐安县湖坪乡参陂村以建设“党建+宜居美村红旗党支部”为契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焕发古色活力、美化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推进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一幅清新美丽宜居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参陂村徐徐展开,广大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蚕桑织就“致富锦”,电商铺就“新财路”
春天一来,参陂村的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浪一样,蚕房里银丝闪闪,到处都是产业发展的热闹劲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参陂村深谙此道,以党建为引领,紧握产业发展的“方向盘”,稳稳驶向富民强村的新征程。
在稳固传统产业根基上,参陂村持续发力。目前,全村桑园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年养蚕量超3000张,年产值突破600万元,蚕桑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同时,村里积极实施能人大户带动策略,返乡创业的张有才牵头成立小蚕供育厂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提供蚕种、技术指导和收购服务,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参与养蚕,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为进一步延伸蚕桑产业链,村里的党员带头探索电商新路径。党员李芳利用抖音、淘宝等平台,开设“参陂蚕桑特产店”,将蚕茧、蚕丝被、桑叶茶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仅去年一年,线上销售额就突破80万元,不仅拓宽了产品销路,还带动了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如今,参陂村的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老房子“修旧焕新颜”,古村落“文脉永流传”
在参陂村溜达,能看到青砖黑瓦的老房子,整整齐齐又错落有致,墙上的痕迹就像在讲过去的故事。这些老房子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村里的文化根儿。参陂村党支部坚持规划引领,聘请专业团队编制村庄规划,将古建筑保护与村庄发展有机结合。同时,大力开展违建拆除工作,累计拆除影响古建筑风貌的违建房屋15处,为古建筑保护腾出空间。
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参陂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对村内古建筑进行全面摸排,详细记录建筑的年代、结构、现状等信息,建立“一户一档”数据库。制定《参陂村古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保护责任和措施,严禁私自拆除、改建古建筑。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古建筑保护知识,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村里先后投入12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8处重点古建筑进行修缮。修缮后的古建筑,重现昔日风采,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每到节假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古村落的独特魅力,也为村里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境“美颜大变身”,家园“宜居又和美”
走进参陂村,路干干净净,院子里花香扑鼻,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面就展现在眼前。要让乡村变漂亮,整治人居环境是关键。参陂村就从 “三清三拆三整治” 入手,集中力量搞整治。花了 30 多万,拆了 28 间危旧房、35 处废弃猪牛栏,整治了 12 处乱搭乱建的地方,清理了 5 公里河道沟渠,处理了 55 吨污水,除掉 215 方杂草、25 吨垃圾,村子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
为巩固整治成果,参陂村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管护机制。党员带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村里每月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家庭颁发流动红旗和小奖品,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内容纳入其中,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今,爱护环境已成为参陂村村民的自觉行动,村庄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
如今的参陂村,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参陂村必将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