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乐安县南村乡:山风携心语 文明润新村

山心村位于乐安县南村乡东北部,地处道教名山大华山山脚,下辖8个村小组5个自然村,共有814人,党员17人,其中预备党员一人。近年来,支部聚焦关爱“一老一小”,守…

山心村位于乐安县南村乡东北部,地处道教名山大华山山脚,下辖8个村小组5个自然村,共有814人,党员17人,其中预备党员一人。近年来,支部聚焦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凝聚合力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银铃”与“童声”和鸣,在山水环绕间奏响文明“心”语。

以夯实阵地之“语”,构筑老有所乐“暖心地”

“以前家里的老头子吃饭总是挑三拣四,买个菜还要走去隔壁村,现在村里的老年食堂建起来,我们夫妻俩都可以来食堂吃饭,每天走两步路就能吃到可口的三菜一汤,真是太好了哟!”袁婆婆在干净整洁的老年食堂边用餐边说道。近年来,支部聚焦老年人助餐服务,通过组织攻坚、党员带头、资源整合等办法,利用山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大堂闲置空地改造成可供40余人用餐的老年食堂,并升级硬件设施,更新农家书屋、亲情连线室等功能室,配备棋牌桌、乒乓球桌等文体设施,新建百姓大舞台,不仅为老人们提供助餐服务,还让老人们多了个茶余饭后的好去处。目前,已有33名老年人和困难群体在食堂固定用餐,并在农家书屋更新了戏曲、日用百科、防诈骗知识等实用书籍800余本,供老年人阅读,开展亲情连线活动40余次,利用百姓大舞台开办采茶戏、遏制高价彩礼小品等移风易俗活动3场,共有180余人次观看。

以家风家训之“语”,锻造年少有为“静心地”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好的家风家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山心村王氏家族在传统优良家规家训中汲取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理念,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从青少年的教育抓起,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近年来,支部借助山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固定在节假日期间,邀请平时在县、乡中小学就读的在校生回村在“童心港湾”活动阵地席地而坐,开展“家风青年说”季度主题宣讲活动,请青少年们与自己的父母、家人向村民们分享自己的家风家训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有的讲述家中尊老爱幼的传统,有的分享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还有的讲述在班级中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用更加质朴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家风家训的内涵。同时,支部在理论宣讲室一角还开办了“文明积分超市”,每个月由轮值的村干部对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民事帮办等文明行为进行梳理登记及积分结算并予以公示,积分可根据不同档次兑换牙膏、毛巾、雨伞等生活实用物品,以“小积分”为切入点,倡导青少年树立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目前,支部已开办“家风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3期,共有200余人次参与,记录文明行为67件,兑换积分1960分,兑换人数72人。

以志愿服务之“语”,搭建巾帼力量“爱心地”

“女性的温柔细腻从来都不是弱点,而是另一种强大的力量。”近年来,党支部充分发挥村中留守妇女优势,用巾帼“她力量”成立“山心村‘心语心愿’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治理,开展一系列矛盾纠纷调解、尊老爱幼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还借助自身优势,全力推动电商产业发展,为乡风文明增添一抹明媚色彩。近年来,支部主动吸纳并连续两年培养了两名本地优秀女性同志入党,培养其中一名同志进入村委会工作,带头成立志愿服务队,组织村中18名留守妇女参与文明积分超市管理、老年食堂送餐、政策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3件,劝说遏制高价彩礼2起,并于节假日主动兼任“童伴妈妈”,陪伴村中留守儿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节日活动5次,参与儿童30余人次;同时,鼓励另一位女性同志利用自己在外学习到的电商发展经验,回到家乡在村中开办竹笋加工厂,还设立本地电商直播间,自产自销,目前,该企业年收入可达50余万元,不仅富了自己,还带动了周边20余名群众就业务工,为每人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山心村在“家风引领、文化浸润”的模式下,老百姓从“富脑袋”到“富口袋”,村集体经济也稳步有了提高,不仅每年稳固发展优质稻70余亩,还发展了雷竹、蔓荆子、莲子等特色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真正实现以家风带动乡风转变,以文化滋养民风培育,以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xww.cn/post/6599.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