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寻根壮锦,织梦传承:“壮锦新织梦”非遗文化调研活动在龙胜启程

2025年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一行前往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东北部龙脊村,开展了主题为“寻根壮锦,织梦传承”的非遗壮锦调…

2025年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一行前往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东北部龙脊村,开展了主题为“寻根壮锦,织梦传承”的非遗壮锦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探访壮族传统服饰文化,尤其是壮锦纹样的起源与传承,全面了解龙胜地区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遗产。

图为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厅简介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这是龙胜各族自治县首个展示壮族历史资料的博物馆,也是首批入选的生态博物馆示范点之一。博物馆秉持“文化保护在原地”的理念,采用“活态传承”的方式,通过建立数十个生态博物馆,将壮族文化与当地自然资源相结合,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通过“龙脊魂”“龙脊梯田文化”“壮族石文化”“白衣壮服饰文化”等多个展示单元,全面展示了壮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原生态立体展示形式,博物馆对当地自然景观、建筑风貌、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

并通过村落整体布局和村民的日常劳作,使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转化与利用。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壮族的梯田稻作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和节庆习俗,还带动了龙脊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为“壮锦新织梦”实践队的调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馆内壮锦传统手工艺人

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重点聚焦了以“白衣壮”为代表的壮族服饰文化,并对其背后的独特文化与意义进行了详细调研。“白衣壮”是龙胜地区壮族人民的重要标志之一,象征着他们的审美与文化认同。作为壮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壮锦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织物,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民族情感与智慧的艺术形式。每一块壮锦的纹样都是壮族人民生活哲学、历史记忆与审美情趣的体现。纹样的产生不仅仅依赖于壮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还融入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壮锦的制作过程,探访了当地手工艺人的织锦技艺,并对壮锦纹样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分析。队员们发现,壮锦的纹样往往与自然景观、动物、植物及传统神话等元素紧密相连,表现出壮族人民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每一块壮锦的花纹、色彩、图案都经过精心设计,其中,队员们特别注意到在龙脊地区,壮族人民为小儿制作的绣花帽上常见一种独特的凤凰纹样。凤凰是壮族文化中的吉祥鸟,象征着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凤凰的形象也代表着壮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美好愿景。此发现进一步

丰富了团队对当地文化和壮锦文化的认知,彰显了传统服饰中浓厚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象征。

图为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以“白衣壮”为代表的服饰文化展示区

此次调研活动为“壮锦新织梦”实践队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资料和文化经验,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成员对壮锦及壮族文化的热爱与认同。通过深入了解壮族服饰文化、壮锦纹样及其文化内涵,团队成员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动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与馆内壮锦传统手工艺人在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合影

在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开展壮锦及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调研与创新设计工作,通过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利用新时代的科技手段,保护并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团队还计划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壮锦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体验和认同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 滕欣玥 肖婷尹 吴亚荣)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xww.cn/post/6495.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