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心系生态文明,共商灾后重建

心系生态文明,共商灾后重建

         --记河海大学黄河流域伊洛河生态振兴调研实践团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驰。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驰!

2021年7月下旬,河南中北部出现特大暴雨,河海大学黄河流域伊洛河生态振兴调研实践团原定实践地点--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受灾严重,实践任务无法照常开展。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洪灾面前,分处河南省各地市的实践团成员并没有放弃实践,而是迅速召开线上会议,立即调整实践方案,在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志愿调研两手抓的特殊暑期实践。

洪水无情人有情,志愿服务现真情

7月22日,郑州二七区灾情逐步稳定,进入灾后整顿重建工作,同时大批外地捐赠物资抵郑,资源下沉工作迫切。身处暴雨洪灾重灾区郑州的实践团成员,在灾情稳定后迅速投身灾后重建协助工作。

7月23日上午,在二七区团委的动员组织下,实践团成员和其他返乡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等一道前往区人民政府进行搬卸捐赠物资工作。近三十余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搭起搬卸接力人桥,将湖北省爱心企业捐赠的馒头等整车救灾物资搬卸、堆放完成。当天下午,以返乡大学生为主的近5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近十个小组,对接各个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完成物资搬卸运输与社区淤泥清理,以实际行动为郑州的灾后重建贡献了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协助当地完成物资运输发放)

心系黄河生态,共商灾后重建

实践团在响应当地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院)相关人员沟通后,将与实践单位结合的方式由线下改为了线上。

8月25日上午十点半,实践团连线黄河设计院,并与黄河设计院生态院团委书记赵地,生产经营管理部副主任刘信勇,生产经营管理部黄倩影,生态环境所鲍珊珊、张超,景观文化所曹平伟、张方方共同召开了腾讯会议。在会议上,实践团成员获悉,郑州地处淮河流域,本次郑州暴雨洪灾其实对黄河影响较小,并不会如群众所担心的,导致黄河发生大洪水。相比之下,像贾鲁河等淮河支流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做好群众科普,避免群众因谣言而导致恐慌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黄河设计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借助实践团的本次调研实践,了解群众对于生态修复的期望,并希望实践团成员能够向群众传达保护水生态的理念和意义,从自身做起,保卫黄河,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设计院向实践团介绍郑州720暴雨情况)

(黄河设计院向实践团介绍贾鲁河受灾情况)

(黄河设计院工作人员与实践团成员问题交流)

问卷调研走进群众,科普宣传深入人心

在与黄河设计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腾讯会议后,实践团成员再次召开线上会议,动员所有成员前往各自所在的乡镇与社区街道,发放线下调查问卷并转发线上问卷。

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因疫情原因,实践团成员无法集中开展本次实践活动,但团队精神不灭。线上沟通,线下实践,确保群众调研科普等环节在河南各地有条不紊地开展。8月26日至27日,河南省各地的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自己所在的乡镇和社区街道,向街坊邻居们发放调查问卷,多方面了解群众对于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的满意程度与对未来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建的愿景。生态文明涉及民生,群众积极填写问卷,并与实践团成员深入交流,道出了近年来对黄河流域生态改善情况的感受,以及对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重建的美好愿景与坚定信心。

此外,实践团成员向群众科普了"大灾之后防大疫"的相关知识,提醒民众注意食品安全与个人卫生,谨防洪水之后传染病的滋生。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民族发展,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说到近几年的生态建设,群众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对黄河流域生态日益改善的亲身体验,对近几年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的喜出望外,得知我们是来自河海大学环境学院的实践团后,对我们的殷切期盼,以及对黄河流域周边生态未来发展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

在与当地群众深入沟通后,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回收的问卷结果,更重要的是倾听了群众的心声,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此行,实践团成员收获了无数的感慨和感动,对未来生态建设满怀信心。

(实践团成员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

反馈民生民意,积极建言献策

为期两天的问卷发放与科普宣传,实践团共收集到线上、线下问卷共近400份。实践团成员在整理数据、结合自身思考后,向黄河设计院提交了一份建议书,阐述了群众对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建的愿景,并代群众向一直以来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不懈努力的黄河设计院工作人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此次暑期实践让实践团成员深入意识到环境工作者肩上的责任,激励着成员们为河海人、环境人的使命而不懈奋斗,践行河海要求、彰显环境特色,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投身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

(图片来源:河海大学黄河流域伊洛河生态振兴调研实践团)

(文字来源:刘奕彤、王艺雯)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inaxww.cn/post/5472.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