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

寻找“木偶人” 的下一个春天

  蔡春田(左二)正在与徒弟们切磋表演技艺。  东南网5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洪锦城 文/图)“呀!呀!呀!听完此案怒冲冠,恶棍流氓也当状元,天子脚下害…

  蔡春田(左二)正在与徒弟们切磋表演技艺。

  东南网5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洪锦城 文/图)“呀!呀!呀!听完此案怒冲冠,恶棍流氓也当状元,天子脚下害人命,上朝面君来奏分明……”尽管台下观众稀稀拉拉,只是一些老人带着孙子孙女来观看,但台上演员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却不敢含糊,依然认认真真地表演着。漳浦“正宗傀儡”提线木偶戏团团长蔡春田有些欣慰地说,目前能够接到一些订单的戏团已经不多了,“正宗傀儡”因为是老字号,所以比较幸运地受到大家的邀约。

  提线木偶又称线偶或线戏,也叫悬丝木偶。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简称丝戏,由人幕后操纵丝线悬提的木偶来表演故事。作为漳浦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最为当地人所称道的表演者正是蔡春田,是该项目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他五十年如一日,痴情于提线木偶戏的表演与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初,漳浦县霞美镇白石村“正宗傀儡”提线木偶戏团成立,成员共12名,包括提线演员4名、文武乐6名、幻灯1名、炊事1名。此时,担任团长的蔡春田还不到30岁。

  在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追赶芗剧、木偶戏和露天电影的演映是大家的最爱。

  为了不辜负“正宗傀儡”这个称呼,蔡春田废寝忘食,亲自创作和改编了十几个剧本。因为资金匮乏,买不起木偶人,他亲自操刀,精雕细琢了30多个形态各异的木偶角色。他对戏团的演员要求极为严格,甚至到苛刻的地步,“无论是哪个行当,一腔一调,一字一句,绝不可含混过关,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艺术,包括我自己表演也一样”。

  蔡春田创作的《路遥知马力》《父子救驾》《回魂帕》《浪子打观音》等剧目情节曲折精彩,表演生动传神,“正宗傀儡”很快唱响了自己的名声,各地纷纷邀约表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只要我们锣鼓一响起来,台下就聚集了许多大人小孩,好不热闹。越热闹,我们演得越起劲。”蔡春田想起当年的美好,眼角湿润了。那几年,他的戏团最多时一年能有上百场演出,不但不愁吃住,还有不少盈余。

  由于“正宗傀儡”所用的剧本写得好,很快就流到了其他提线木偶戏团去。当时有人建议蔡春田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专利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保护,但执拗的他认为:“办戏团不容易,良性竞争会催人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好的剧目来。”

  蔡春田带出来的徒弟基本上个个都能吹拉弹唱演,时间一久,另立旗帜的并不在少数。蔡春田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很有成就感。“现在漳浦民间活跃的10多个提线木偶戏团,多多少少都与‘正宗傀儡’有撇不开的关系。”蔡春田说。

  随着电视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传统表演急剧萎缩,甚至退出舞台,提线木偶的发展也岌岌可危。

  虽然闽南乡俗中的一些节庆还保留着必请木偶表演的惯例,作为漳浦本地最为地道的木偶表演戏团,“正宗傀儡”一年下来也才近百场演出,而且出价日渐降低,勉强维持着。

  “最狼狈时,成员减至一半,大家白天干农活,晚上凑在一起演出。”蔡春田介绍说,一个演员一个晚上的演出费平均不足200元,单靠这个收入过日子,很难维持。

  “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位真心热爱这门艺术的人来接过担子,通过推陈出新,把它发扬光大,可惜未能如愿。”蔡春田无奈地说,他原本寄希望于自己的一双子女来传承这门技艺,但他们后来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他带过的徒子徒孙,有不少功夫学得很到家,他甚至愿意将戏团所有家当无条件交出去,但一想起冷淡的市场和令人担忧的未来,就没有一个愿意继续往前走下去了。

  “我真不希望看到民间‘木偶人’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愿看到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一门传统表演艺术在我手上走向衰亡啊!”蔡春田表示,自己没有想过要放弃,下一步,他要结合新时代发展形势继续编创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而且将花费3000元订制木偶服装,重塑戏团全新形象;同时,他也期待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拯救民间提线木偶戏,期待“木偶人”的下一个“春天”早日到来。

http://fjnews.fjsen.com/2019-05/09/content_22266202.htm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inaxww.cn/post/2078.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